2024年8月18日下午,OpenHarmony城市技术论坛(以下简称“技术论坛”)第10期——上海站于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圆满举办。本次技术论坛以“通用智能、通用机器人和通用操作系统”为主题,从如何在通用智能、通用机器人与通用操作系统三个领域实现技术的突破与融合方面展开探讨,为OpenHarmony下一代新形态的通用操作系统提供新启发和新思路。
本次技术论坛由OpenHarmony项目群技术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OpenHarmony TSC”)主办,上海交通大学OpenHarmony技术俱乐部承办,复旦大学OpenHarmony技术俱乐部协办。上海交通大学OpenHarmony技术俱乐部主任夏虞斌担任本次技术论坛的出品人及主持人,邀请到了学术界以及工业界的多位专家学者出席论坛并进行技术报告,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凌文,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副主任张宏韬,OpenHarmony项目群技术指导委员会主席陈海波,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高峰,国地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江磊,复旦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邱锡鹏,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首席科学家闫维新,OpenHarmony技术指导委员会机器人TSG主任巴延兴等专家学者。本次技术论坛现场与会师生超过150人,线上直播观看人数累计超过5万。
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副主任张宏韬为本次技术论坛致辞,他表示:在上海市徐汇区的精心布局下,全国大型模型产业社区——模速空间正在蓬勃发展,这一创新平台已汇聚了超过八十家前沿企业,展现了人工智能领域日新月异的发展速度与无限潜力。上海市致力于进一步巩固AI发展的基石,攻坚算法根技术,力求在核心领域实现突破。同时,将加速推进人工智能技术的赋能应用,力求将AI的力量渗透到生活、产业等各个领域,满足社会多元化、深层次的需求。同时,深化人工智能的治理功能,聚焦于人工智能的安全治理问题,确保技术发展与社会价值相协调,上海市将不遗余力地打造更加开放优质的发展环境,为人工智能技术的持续迭代与创新提供肥沃土壤。
OpenHarmony项目群技术指导委员会主席陈海波致欢迎词,他表示:操作系统作为信息产业核心,对数字经济持续发展至关重要。随着大模型与通用AI的兴起,新一代通用操作系统呼之欲出,同时我国在全球开源生态中的角色日益重要。OpenHarmony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作为面向万物智联的开源操作系统,自2020年开源以来,发展迅速,已吸引众多共建者参与,覆盖金融、能源、工业、交通、航天、医疗、教育等多个关键产业。同时希望大家在此次论坛中都能够积极打开思路,打破天窗,共同探讨如何在通用智能、通用机器人与通用操作系统三个领域实现技术的突破与融合。
中国工程院院士凌文在《ESG与开源鸿蒙操作系统》的主旨报告中深刻阐述了ESG(环境、社会责任与公司治理)作为一种超越传统财务绩效评估的创新理念,其重要性在于它不仅审视企业的经济成果,更强调企业在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履行及内部治理方面的综合表现。而我国现在亟需发展既能充分体现中国特色又能融汇国际语言的ESG标准,推动中国企业积极践行 ESG 理念,提出要主动适应、引领国际规则标准制定,更好推动可持续发展。上海交通大学可依托其深厚的学科底蕴与交叉融合优势,打造一个集创新、交流、合作于一体的ESG元平台。同时设立长远的人才培养目标,聚焦于为OpenHarmony开源社区持续输送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形成人才驱动与技术创新并进的良好局面。
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高峰在《具身智能行走作业机器人开发与应用展望》报告中提到,具身智能行走作业机器人是一种结合了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的智能系统,其大的特点是能够感知周围环境并与之互动,同时具备自主行走和作业能力。目前,国内外对于具身智能行走作业机器人的研发大多仍处于实验室测试阶段,但已经取得了一些显著进展。同时高峰也提出具身智能行走作业机器人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技术难度大、成本高、安全问题等,需要技术专家和研究人员共同努力,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推动具身智能行走作业机器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也需要加强相关法规和标准的制定,确保机器人的安全、可靠和合规使用。
国地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江磊在《开源创新助力人形机器人未来产业》报告中提到深入探讨国地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如何通过开源创新推动人形机器人未来产业的发展。江磊先概述了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指出开源创新在提升人形机器人技术水平、降低研发成本、促进产业生态健康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随后详细介绍了创新中心正在积极搭建的开源社区平台建设情况,推动人形机器人技术的突破与创新。此外还对开源创新在人形机器人产业中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进行分析,提出了加强政策支持、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等建议。
复旦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邱锡鹏在《从大语言模型到具身世界模型》报告中提到大语言模型在处理复杂、多模态和长期记忆任务方面还存在一定不足。为了解决上述限制,可以让大语言模型和实际环境交互来进行持续学习,从而使大语言模型变成一个世界模型,克服大语言模型当前在需要基于物理和社会世界理解任务中的一些限制。但是相比大语言模型,世界模型的技术路线还不清晰,未来发展之路尚存争议。就如何从多语言和多模态扩展、具身学习等角度提升大语言模型能力,从而达到世界模型该问题,邱锡鹏与与会嘉宾分享心得并汇报了大语言模型MOSS2的一些新研究进展。
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首席科学家闫维新在《通用人工智能+通用人形机器人开启智能时代新纪元》报告中指出通用人工智能+通用机器人是产业基础再造的牵引员,将对人工智能和未来产业带来变革性的引领和带动作用,智能机器从单功能向多功能、从专用到通用,已逐渐发展到通用机器人,将具备更强感知、认知和决策能力,运动控制技术实现更精细和灵活的运动控制,自我学习和自我适应能力进一步加强,随着技术的普及与成本的降低,通用机器人将在家庭、社区乃至城市智能化建设等领域得到应用并深入人们日常生活。
上海交通大学 OpenHarmony 技术俱乐部主任夏虞斌在《通用智能与操作系统:机遇与挑战》报告中指出人工智能的通用能力正逐步融入并下沉至操作系统的核心层面,这一过程标志着AI模型在垂直与水平方向上的深度渗透。向上,AI模型通过算法与决策支持,为应用层提供智能化增强;向下,则直接作用于硬件与底层系统,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机器人等智能设备的成本门槛,使其更加普及化。这种结合不仅提升了系统的整体性能,还为用户带来了好的体验升级,同时这也对操作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提出了新的挑战与机遇,要求开发者不断创新,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智能化需求。
OpenHarmony技术指导委员会机器人TSG主任巴延兴在《基于OpenHarmony的机器人操作系统探索》报告中指出技术进步、人口老龄化等众多因素正在推动机器人产业的蓬勃发展,而目前市面上还没一款正式的完全面向机器人的操作系统。OpenHarmony是一款面向全场景、全连接、全智能时代的智能终端设备操作系统,它基于软总线的分布式能力等技术特性和机器人对OS的诉求高度契合。机器人TSG正在孵化开发基于OpenHarmony的机器人操作系统开源版,并围绕这款OS的系统架构、技术特点、行业应用等方面展开介绍。
OpenHarmony城市技术论坛旨在从“终端操作系统十大技术挑战方向”出发,依托OpenHarmony技术俱乐部、联合TSG等社区专家,以城市为活动单元,邀请本地高校、共建单位以及地区企业,聚焦当前 OpenHarmony相关技术所面临的难点问题,打造多元素对话交流平台,促进产学研用生态闭环。截至目前,上海、武汉、长沙、北京、张掖、大连、厦门等城市举办了技术论坛活动,进一步推动了产学研深度协同,促进OpenHarmony技术和人才生态的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