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正处于一个高速转型的过程,在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时期里,以新能源、自动驾驶汽车为代表的先行者率先开启了竞争发展与结构调整并重的全新轨道。汹涌而来的变革要求产业不断融合创新和前沿技术,快速推动汽车企业发展速率。新思科技董事长兼联席首席执行官Aart de Geus博士曾如此形容过当下的汽车行业,“现在有很多经济与技术上的融合,同时系统复杂性越来越大,有很多机会,这些机会是前所未有的。
车企行业的新四化应该如何落地
一.专攻电动化和自动化,将汽车做小、做轻、做智能
对于成立于2014年的奇点汽车而言,奇点目前已经推出两款产品,中大型智能化S6和与丰田合作授权的S3小型电动汽车。其汽车战略和品牌副总裁赵强表示,在新四化的落地过程中,奇点着重于电动化和自动化两方面。电动化方面,奇点不纯粹的追求车的大、续航历程长,而是针对都市使用场景,将汽车做小、轻。自动化上奇点则以共享角度出发,通过驾驶DNA切入,要求每一辆车、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属性,在共享车上记住每一个人的驾驶特性,引发用户不需要拥有私家车的概念,也可缓解道路交通。
二.联合生态,大盘推进并逐步落实
在自动驾驶这个领域,很多企业都在想着如何落地,然而落地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从L2到L4、L5,在逐步落实的过程中,还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完成。致力于未来移动出行开发技术的科技企业安波福的电子与安全亚太区首席技术官王忻表示,为了完成自动驾驶产品的落地,安波福在拉斯维加斯建立了专属的自动驾驶实验基地,在城市中尝试运营,以APP点击,实现拉斯维加斯无人驾驶网约车,让用户真正的体验无人驾驶为生活带来的便利。在国内则以嘉定为起点,联合多家OEM厂家推动量产级别的L2 PLUS车,从实践中优化技术,让技术能够更加安全和互联。这期间,数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需要大量的数据让人工智能或其他算法模型进行学习,演化。安波福一直提倡数据公开化,愿意和合作伙伴一起共享,实现自动驾驶技术的推进和开发。
三.从零部件供应商向高科技公司过渡
面对智能网联和自动驾驶技术发展态势,全球最大零部件供应商之一的法雷奥也做出了相应的技术转型。“我们试图把传统汽车行业零部件供应商逐渐向高科技公司转变。”其中国区CTO顾剑民透露,法雷奥在两三年前就提出了“电气化”、“智能网联汽车”、“数字化移动出行”三项技术改革,相当于把汽车化当中的智能和网联连在一起。
针对汽车电气化全系统、全方案的推出。企业所有的技术开发都是围绕产品落地来推行和实施,包括高压电器方案、48伏低压方案,针对客户或市场需求,通过法雷奥、西门子合资公司提供各种解决方案和多样化的电气化方案。
“如何把自动驾驶产业化落地,而不只是烧钱的动作。” 顾剑民认为,需要围绕产业化、量产来推动自动驾驶。法雷奥是自动驾驶传感器谱系和种类最全的供应商,倒车雷达到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都在其中,可以量产提供给各类客户。此外,为了L4、L5的未来发展,需要从一些可控场景和落地自动驾驶模式开始,逐步提供量产服务。“在5到10年之内,L4或L5载人的自动泊车都不一定能落地。但在相对低速物流车或送餐车之类的有限场景下的特定环境中的自动驾驶或者驾驶辅助则是一个市场。”
在数字化移动出行方面,打造更多与智能座舱系统、人机HMI的角度相关的技术能够帮助大家更安全、舒适的驾乘。这是法雷奥对于整个出行模式,数字化出行现代方式的理念的解释和技术的提供。
新技术、新玩家,变化才是常态
整个产业中,随着新沉淀体系或是汽车以新的产品形态呈现,新技术不断涌出,以互联网科技公司、半导体领域企业、消费类电子产品为代表的玩家纷纷进入汽车产业,这对供应商产生了重大影响,也导致了产业链的重大变革。
生产运营模式出现了巨大的改变。“通力合作是未来的趋势。”奇点赵强直言,很多新造车势力由于资质原因,找OEM代工,对于车市寒冬,产能受限的公司,生产产品往往是偏低端的。主机厂在产品力方面的打磨需要和合作伙伴保持合作。在智能化上,和传统模式不同的是要学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发展,寻找强大的伙伴,拥有独到的产品设计,覆盖到全产业链。
“整个产业链的变革,格局的变化,不变是不可能的,变化才是常态,才是正常的现象” 顾剑民认为, OEM最担心的是代工厂的改变,整体市场上,智能网联、互联网等新造车势力的初创企业掌握着核心技术,但这些企业还是倾向于让传统供应商做合作伙伴,帮助量产。变化是正常的,需要在企业链中各自找到增值部分,担任别人无法取代的角色,不光不会被淘汰,还能获得很好。
作为新入局势力的一员,Velodyne Lidar总裁&CCO Michael Jellen也表示,在行业中,有很多探讨都需要联合整个产业实现密切合作,这其中有各种各样的合作方式。很多传统的行业参与者拥有大量的经验,但在问题解决和软件开发上同样需要创新来打破思维僵局。自动驾驶等一系列未来技术在推开的过程中,需要整个的通力合作,涉及到行业中的所有参与者。
产业的变革,带来了产品形态到从业者各个角色(包括OEM、供应链等)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随之带来供应商体系和价值链的更改。万变不离其宗的是,在安全性、舒适性、感知性方面给客户带来的价值是不变的,所有的变化都在围绕着客户的价值在改变。无论技术有多新,但车终端价格不会有太大的落差,实际上,我们已经有很多产品、技术在为客户提供更高的价值!【本文根据赵强、王忻、顾剑民、Michael Jellen演讲整理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