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Harmony城市技术论坛第12期——合肥站圆满举办
2024/12/26 17:45:12

  2024年12月23日,OpenHarmony城市技术论坛(以下简称“技术论坛”)第12期——合肥站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新校区圆满举办。本次技术论坛聚焦于“智能时代基础软件与数据管理”的主题,深入研讨OpenHarmony十大技术挑战、智能数据底座、列存储格式、键值存储系统等技术领域新进展。
 
  嘉宾合照
 
  本次技术论坛由OpenHarmony项目群技术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OpenHarmony TSC”)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承办,OpenHarmony智能数据管理TSG协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学院特任教授李永坤担任本次技术论坛的出品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学院特任教授李永坤与上海交通大学软件学院副院长王肇国共同担任主持人,邀请到了产学研界的多位专家学者出席论坛并进行技术报告,包括OpenHarmony项目群技术指导委员会主席、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陈海波,香港中文大学OpenHarmony技术俱乐部主任、香港中文大学Choh-Ming Li 讲席教授、ACM和IEEE FellowJohn C.S. Lui,OpenHarmony项目群技术指导委员会委员、华为OS内核实验室主任贾宁,华为嵌入式数据库首席专家周敏奇,华为终端BG软件部技术专家李有福,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助理教授张焕晨,安徽大学副教授、安徽大学先进计算机系统研究所所长孙辉,中国人民大学讲师谢旻晖等专家学者。本次技术论坛现场与会师生超过200人,线上直播观看人数累计超过4万。
 
  论坛现场
 
  OpenHarmony项目群技术指导委员会主席陈海波开场致词,他强调OpenHarmony的技术能力经过持续的发展,已日臻成熟。大家致力于面向万物智联的未来,构建一个分布式全场景协同的开源操作系统基座与生态系统。在这个过程中,数据管理的重要性愈发凸显,特别是在万物智联的场景下,数据管理既迎来了好的机遇,也面临着全新的挑战。陈海波指出,目前基于OpenHarmony的研究成果已在系统、数据库、软件工程等多个领域的学术会议上频繁亮相,这充分展示了新时代产学研协同的巨大价值。相较于传统的产学研协同模式,通过开源社区进行协同能够迅速见效,从源于开源到回馈开源的过程,其效果十分显著。研究人员能够快速将技术成果应用于OpenHarmony,并迅速覆盖至数亿级设备和人群。他强调,这无疑是一种极具潜力和前景的新模式,值得大家深入探索与实践。最后,陈海波希望借此次论坛的机会,各位专家能够积极探讨,共同推动OpenHarmony取得更大的进步。
 
  陈海波致辞
 
  香港中文大学OpenHarmony技术俱乐部主任、香港中文大学Choh-Ming Li 讲席教授、ACM和IEEE Fellow John C.S. Lui出席活动并做《OpenHarmony: Opportunities and Responsibilities》技术报告。报告全面覆盖了OpenHarmony的概况、核心技术要点,以及它在教育与研究领域所带来的机遇。John C.S. Lui教授强调,OpenHarmony作为一个开放源代码的项目,诚邀全球开发者携手参与其建设与发展进程,共同在全球市场中赢得更为显著的竞争优势。他还特别指出,OpenHarmony为本科生以及研究生提供了诸多潜在的项目机会,这些项目聚焦于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通过参与这些项目,学生们不仅能够显著增强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同时也将为OpenHarmony生态系统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与新鲜血液。
 
  John C.S. Lui做技术报告
 
  OpenHarmony项目群技术指导委员会主席、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陈海波带来《产学研协同的操作系统研究与OpenHarmony实践》技术报告,剖析了前瞻性和影响深远的操作系统研究路径,以及构建卓越系统架构的有效策略与方法。他首先分享了操作系统研究中的几个核心关注点:系统架构设计、性能深度优化以及安全强化措施,这些均是推动操作系统进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人工智能世界_专注人工智能领域,汇集人工智能技术资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