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IC财经下午茶|探寻AI新范式 持续挖掘大模型能力和治理并重
2024/7/9 14:38:47
热辣7月,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如约而至,AI大模型是今年大会热议的话题。由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组委会指导,财联社与东浩兰生主办、《科创板日报》等协办的”WAIC财经下午茶”活动,同步在世博展览馆举行。
本次WAIC财经下午茶邀请到业界极具代表性的嘉宾:复旦大学教授及博导、上海市数据科学重点实验室主任肖仰华,蚂蚁集团金融智能算法首席科学家陈鸿、学而思教育集团CTO田密、岩芯数智CEO刘凡平、金山办公助理总裁田然,就“AI新范式 挑战与突破之道”进行了深度对话与精彩分享。
肖仰华指出,过去一年半里,深度大模型发展迅猛,从文本扩展到多模态应用,显著提升了交互体验,如语音交互的流畅性和图像生成能力。他强调大模型正向专业化领域拓展,如气象、科学、蛋白质研究等,对科研产生重要影响。肖教授认为,大模型需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才能释放其价值,尤其是在医疗、投资、司法等领域,可提供辅助决策支持,预防风险。然而,大模型面临幻觉问题和行业对错误的低容忍度,需解决不可控、不可编辑等难题,且其行业应用潜力仍有待深入挖掘。
陈鸿讨论了金融行业应用AI的挑战,特别是在信息筛选和决策辅助方面。他提到,金融数据密集且充满冲突,大模型需处理观点不一致和数据不一致问题,确保提供的信息有助于用户决策,而非造成市场失衡。陈鸿博士强调,大模型应根据用户的风险偏好、收益预期等因素提供个性化建议,同时指出当前技术在整合实时与延时数据、确保论据与观点匹配上存在挑战。
田密探讨了AI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与影响,他对AI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持积极态度,认为AI带来了机遇与挑战。AI技术已经在教育行业中产生显著影响,如作业自动批改,以及过去难以实现的互动教学,例如通过AI辅助的口语练习和数学问题解答。这表明,AI技术正逐步改变传统教育模式,提高了教学效率和个性化学习的可能性。
然而,尽管AI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展现出巨大潜力,但当前仍面临“幻觉问题”,即AI在提供教育内容时可能产生的错误或不准确信息,尤其是对于严谨性要求较高的数学等科目。家长和社会对教育内容的准确性有极高要求,因此,教育机构在应用AI时必须确保信息的正确无误,避免误导学生。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学而思等企业正探索采用RAG等技术手段,确保AI教学内容的准确性和深度,同时开发多模态学习方式,利用语音识别、实体机器人等技术,创造更加互动、灵活的学习环境。
尽管AI教育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但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预计未来AI将有能力承担更多教学职责,甚至可能发展成为具备全科教学能力的虚拟教师,为学生提供全天候的学习支持。
然而,田密也强调,真人教师在情感交流、价值观塑造和学生心理关怀等方面的作用不可替代,AI无法完全取代人类教师在教育中“育人”的核心作用。教育的本质不仅是知识传授,还包括价值观培养、情感交流与个性化激励,这些都需要真人教师的参与和引导。因此,未来的教育将是AI与真人教师协同合作的新模式,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刘凡平代表岩芯数智,分享了公司在AI领域的创新和探索。他提到岩芯数字中国较早涉足大数据领域的企业,同时也专注于基础研究,致力于解决大模型存在的问题并推动其创新。他认为智能设备应当具备个性化与动态适应性,即自主学习能力,以此为核心,刘凡平将创新分为三个层面:应用层创新、架构层创新和基础算法研究创新。
应用层创新关注于寻找应用场景,以实现更多功能;架构层创新则体现在他们自主研发的新架构上,该架构在不增加参数量的前提下,相比传统架构实现了7倍效率和5倍吞吐量的提升,并增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人工智能世界_专注人工智能领域,汇集人工智能技术资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